科普

良渚时课 | 第十四课 嵌玉漆杯

作者:良渚文化遗址 来源:良渚遗址管委会 发布时间:2021/12/03 20:21:23 点击率:3225次

第十四课 嵌玉漆杯

  1986年5月31日,这是反山发掘值得纪念的一天——浙江省第一座良渚文化的显贵大墓反山M12终于显露了真容。下午3点,雷雨欲来,正在清理墓坑的陈越南用手托举着一块粘有小玉粒和漆皮的土块,递给了正在隔梁上商讨如何面对雷雨的王明达、杨楠和费国平。王明达看了一眼,从1.6米高的隔梁上跳下,急忙爬下坑,用竹片轻轻翻了一小块泥土,又露出了很多小玉粒和漆皮,这就是这座大墓中第一件被编号提取的珍贵文物——嵌玉漆杯。

图一 野外提取的嵌玉漆杯

  这件嵌玉漆杯原是一瘦长形的宽把带流杯,器身用红漆和玉粒装饰。口沿外壁装饰有弦纹带,器身以玉粒为中心,绘有重圈、螺旋纹,整器精致华美。经过中国文物研究所胡继高研究员对实物观察后发现,器物表面存在凹凸不平的状况,漆杯的胎骨是先经雕琢呈浅浮雕的图样,然后再上漆、嵌玉,其工艺极为复杂,是良渚文化时期木作、漆作和玉作的集成之品。

图二 嵌玉漆杯复原图(方向明 绘)

  可能也有读者发现了,博物馆里展示的嵌玉漆杯与上文提及的原物是不太一致的。这件编号M12:1的嵌玉漆杯发掘出土后,旋即被反山领队王明达送至上海博物馆。经过修复大师吴福宝先生历时数月的清理、加固和修复,才清理出首图的效果。吴福宝先生还在修复的基础上,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脱水木料作为木胎,用代用品涂“漆”嵌“玉”,制作出了今天在良渚博物院水乡泽国展厅展示的嵌玉漆杯。而也是因为无法在脱水后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头上雕琢浅浮雕和安装宽把,所以展示出来的复制品才会与原件有所区别,但其尺寸、色泽、嵌玉图案等均与原物相符,实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图三 吴福宝先生复原的嵌玉漆杯

  制作繁复的嵌玉漆器,为良渚贵族大墓独有。目前发现的填嵌玉石、制作精良的漆杯、圆形器、囊形器只随葬于反山、瑶山等高等级大墓当中;中、小型墓葬中出土的漆器则仅仅是髹涂,而不使用填嵌工艺。而在非墓葬单位出土的漆器主要为日用容器,也不使用填嵌工艺。

  漆器,是史前先民们观察自然、利用自然的又一成果。漆同“桼”,源自漆树皮层采割的天然树脂,《说文解字》“桼,木汁。可以?物。象形。桼如水滴而下。”

  涂漆,可以保护器物,使其经久耐用,漆的黏性还能用来修补损坏的工具和生活用品。目前公开所见最早的漆器实物遗存是来自8000年前的萧山跨湖桥遗址的漆弓,跨湖桥人把生漆涂在弓的表面,减少磨损的同时,用起来也更光滑舒服;而在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的底部,有个直径20厘米的空洞,8000年前的先民利用了生漆的黏性,将一块削好的木塞粘补了上去。

  涂漆还能装饰美观器物。6500年前,一只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的朱漆木碗,表明以桼为原料调和颜料实现了原料色彩配制技术的历史性突破;而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陶胎漆器实物遗存,在陶器上施漆衣,不仅增强了陶器的防水渗漏功能,更重要的是掩盖了陶质胎体的不足,增加了器表的光润度和绘画性,提高了陶器的装饰性和耐用性,这一技术又为崧泽先民所继承和发扬;到了良渚时期,木胎漆器的技术进一步发展,开了镶嵌技术之先河,嵌玉漆杯的发现表明良渚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生漆的粘结的特性,能够使得髹漆与治玉技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良渚笔谈 | 一张照片,帮我们找回良渚考古的原点 重返圣山 | 《反山》《瑶山》考古报告修订版出版